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2018年華南理工大學同等學力課程研修班(金融學專業) 招生簡章,詳情如下:
一、學院簡介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位于廣州大學城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2004 年伴隨大學城的創建而成立,2008年再與電子商務學院、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合并而組成新的經濟與貿易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4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19人,教授26人、副教授53人、講師40人;博士生導師28人、碩士生導師76人,有國外教育、工作經歷的教師41人,占36.3%。
目前,學院正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雙一流”學科建設為契機,以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促進學科建設、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全面發展,希望通過改革和發展,盡快提升經濟與貿易學院的教學、科研水平和社會影響力,使之與華南理工大學的學校整體地位相匹配。力爭通過一定時期的努力,經濟學科實力明顯提升,各學科協同發展,形成鮮明特色,培養國內一流的經濟管理人才,科學研究水平達到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成為在華南地區具有重要社會影響力,在國內有較高社會知名度的經濟學院。
學院現有本科學生2311 人,附修學生1400多人,碩士研究生412人,博士研究生59人。學院開設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物流工程、旅游與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7個本科全日制專業。學院大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改革,同時開設經濟學本碩連讀創新班、金融學全英班、旅游管理2+2國際班。
在學校大力支持下,2005 年與廣東省銀監局共建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該中心獲批為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7年12月成立廣州國際旅游研究中心;2009 年初,以經濟與貿易學院為主體,協同校內其他學院相關學科,成立了華南理工大學現代服務業研究院,開展現代服務業方面的科研和社會服務,2011年與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簽約共建;2015年4月,與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合作共建華南交通物流發展研究中心;2015年5月,廣州國家創新型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獲批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16年11月,廣東省供應鏈金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此外,學院還建有貨幣法制史研究中心、產業與城鎮發展研究中心、應用統計科學研究中心、區域經濟研究中心、現代物流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機構,積極開展科研和對外服務。
學院學術氛圍濃厚,先后成功舉辦6屆“小谷圍(島)金融論壇”,還舉辦了“中美旅游發展論壇”、“2011年世界酒店與旅游管理教育峰會”、“廣州小谷圍(島)2015亞洲旅游與美食高峰論壇”、“中外會展大講堂”等高層次學術交流活動,承辦了2009年廣東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現代服務業專場研討會,2014年承辦2014嶺南經濟論壇暨廣東經濟學會年會、廣東省統計學科協作組2014年年會,2015年舉辦“廣東自貿區航運服務創新論壇”。
在打造國內外高端學術交流平臺的同時,為使學術活動服務于人才培養,“經貿學術論壇”和“經貿實務論壇”邀請海內外名師、業界精英定期舉辦各類學術和實務報告會,院內定期組織開展午餐學術沙龍,開展學術交流,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院學術生活。學院堅持國際化的辦學理念,積極與國(境)外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與交流。學院目前與羅格斯大學開展經濟學、金融學和電子商務的2+2本科聯合培養項目;與昆士蘭大學開展經濟學學位和旅游管理學位2+2本科生聯合培養項目;與普渡大學、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開展旅游管理2+2本科聯合培養項目。與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香港理工大學等建立校級合作交流關系,開展學生交換、師資聘請、學術交流與合作等。學院每年派出一批教師出國進修或工作,目前近40%的專任老師具有國(境)外學習或者工作的經歷。
二、“同等學力課程研修班”項目簡介
華南理工大學同等學力課程研修班是由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統一管理,學院負責培養的正規教育項目。學員將系統學習研究生培養方案里所規定的各門課程,掌握研究生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1、項目特色
Ø靈活的學習方式:
①免試入學。系統地學習學術型碩士專業培養課程,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
②在職周末上課。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兼顧學習、工作和生活;
Ø師資隊伍:
由精通理論又熟悉市場的資深教授、副教授以及有博士學位的講師擔任。
Ø多重增值服務:
學員不僅可以與行業精英共同學習、交流,同時將作為華工校友,編入《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校友錄》,可建立終身受益的個人和企業關系網絡。同時還可以免費參加經濟與貿易學院定期舉辦的各類專題講座。
Ø優秀的學員群體:
學員均來自于金融經濟等各行各業的管理部門精英。
2、證書授予
修完規定課程,成績合格者,頒發華南理工大學簽署的《華南理工大學高級研修班證書》。
3、招生對象
已獲得學士學位滿一年以上的在職人員(即2017年3月31日前獲得學士學位者)
4、學費
11000元/人/年,學制2年,共22000元。(學費按學年分別繳交,于開學前付清)
5、教學管理
學習年限:2年,周末上課。寒暑假、法定假期原則上不上課。
招生人數:
(春季班)金融學專業擬招100人(額滿為止,報名從速)
(秋季班)金融學專業擬招150人(即日起接受預報名)
上課地點: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教學大樓
6、錄取程序和辦法
根據免試擇優錄取的原則,經學院初審、研究生院審查批準以后,統一發放錄取通知書,被錄取者按通知書規定時間、地點辦理繳費入學手續。
三、招生專業
(1)金融學專業
專業介紹:
經濟與貿易學院金融系目前已經成為在華南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教學和科研單位。金融系近年來承擔并參與了國家級、省部級及其他地方政府、企業委托的科研項目40余項,出版教材與專著10余部, 在國際國內權威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2003年獲得“金融學”碩士點,2004年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獲得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金融系目前招收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經濟學碩士學位、金融碩士專業學位以及經濟學學士學位的學生,同時,金融系結合本學科的特點,為各級地方政府、各類企業以及銀行、證券、保險、企業財務等部門提供政策建議或咨詢、培訓等服務,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培養目標:
金融學碩士旨在培養具有寬厚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牢固掌握系統的金融學理論和現代分析技術,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發展,具有觀察和分析現實金融問題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
招生方向:
1.金融投資分析 2.金融機構管理 3.金融風險管理 4.金融市場
5.公司金融與資本運作 6.公司財務管理 7.金融工程與行為金融
課程設置:
學位課程:高級宏觀經濟學、高級微觀經濟學、金融經濟學、金融計量學等
選修課程:證劵投資組合、資產定價、金融理論與政策、金融機構管理、資本運作、金融工程學、行為金融學、時間序列分析、金融統計、銀行理論與制度研究、農村金融發展專題等。
四、報名工作
報名時間:(春季班)即日起至3月31日,名額有限,擬于4月中下旬開課。
(秋季班)即日起至9月30日,接受預報名,擬于10月中下旬開課
報名程序:
①下載填寫報名表,將報名表、身份證、畢業證、學位證的掃描件電子版以學生名字命名的文件發至郵箱,經過學院的資格初審后發出錄取通知書,學生按錄取通知書里規定的時間交費,完成報名工作(學生所提交的申報材料真實、合法、有效、完整,且無弄虛作假情況,如有虛假隱瞞,由學生本人承擔一切責任);
②按課表安排開學天現場進行證件驗證(身份證、畢業證、學位證),并準備小一寸照片3張(鉛筆背書姓名)用于學員證和學籍表。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7
09
電氣工程同等學力申碩報考流程涵蓋條件確認,網上報名,現場確認,課程學習,全國統考和論文環節等步驟,考生需認真對待每個環節。另外在職人員報考時對于報考人群和熱門學校等內容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以避免出現其他狀況。
07
09
大連大學同等學力申碩口腔醫學入學階段無需考試,課程學習階段需要考試。具體是前者入學只需通過院校資格審核即可入學;課程學習階段中學員要參加校內課程考試和全國統一考試。另外對于就業前景和招生簡章等內容,在職人員報考時務必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07
09
“同等學力申碩太尷尬了”這種說法源于對其的誤解。一是混淆入學與畢業,雖免試入學但畢業難,課程要修滿學分且考試及格,申碩統考通過率低。二是誤讀單證含金量,學位證在考公、評職稱及大廠技術崗評定中與全日制學位同等對待。三是曲解靈活學制,正規院校與全日制共享師資。實際上,同等學力申碩畢業難度不亞于統考碩士,社會認可度有政策背書,對工作多年職場人有獨特價值。
07
08
天津醫科大學同等學力申碩專業一覽表里有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其課程教育資源豐富,學習方式靈活,并且注重理論實踐相結合,能顯著提高學員職場技能水平。另外在職人員對于課程特色和上課方式等內容,報考時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07
08
陜西同等學力申碩課程班報名條件寬松,專科及以上學歷,提交學歷證明等材料,審核通過即可入學,全年滾動招生,周末本地校區或線上授課。申碩則需本科有學位且畢業滿3年,3月報名“外語+學科綜合”兩門統考,60分及格,4年內可多次補考,統考通過后1年內完成論文答辯。
07
07
鄭州同等學力申碩還是比較好畢業的,首先低門檻入學,只要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無需考試就能入學,減輕前期壓力;其次課程考核靈活,只要按時上課,就能通過考試,通過率較高;最后申碩考試難度適中,只有外國語和學科綜合兩門科目,60分即及格,還可以參加多次補考,增加通過考試的幾率。
同等學力申碩熱門關注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